为纪念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先驱、著名经济学家、广东经济学会创始人之一卓炯诞辰111周年,1月15日,广东经济学会在广东社科大楼举办首届卓炯论坛。
他被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
卓炯是我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被学界誉为“中国经济改革的理论先驱”。他早在1961年就提出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理论。1962年,他就明确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并指出共产主义也是商品经济,提出“商品经济万岁论”。他一生为学界以及改革开放实践留下了宝贵的理论遗产,其主要成就在于20世纪60年代初开始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命题和其后不断完善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其突破了传统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框架。他的论文集《论社会主义的商品经济》被列为“影响新中国经济建设的10本经济学著作”之一。
卓炯的理论出发点是社会主义经济改革的发展与实践,在对真理的孜孜不倦的追求过程中,卓炯创立了独树一帜的社会主义计划商品经济理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社会主义资本理论和社会主义剩余价值理论。
在卓炯思想的推动下,广东省的一批经济学家在我国较早地提出并系统论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理论,对我国改革开放的理论与实践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会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如何纪念与传承卓炯精神这个主题,探讨了卓炯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的发展与创新,学习弘扬了卓炯的学术精神。
此次论坛由广东经济学会顾问、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原巡视员王利文主持。
陈鸿宇:探索新发展理念和卓炯经济学说结合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原院长梁桂全表示,卓炯的商品经济理论有一个非常系统、严密逻辑的理论体系,这是其理论相对于其他商品经济理论的不同之处。在会上他重点提出了新时期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实践和理论向前发展所面临的六个问题。他认为在面对实践中所出现的问题时要以卓炯精神肩负起时代责任,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改革深化与发展建立在科学理性的基础上。
广东经济学会顾问、广东省委党校原副校长陈鸿宇在会上提出要继承卓炯所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他强调要深刻理解卓炯经济学的当代价值。卓炯的经济学说对经济学的各个方面,都做了很好的梳理,具有相当的前瞻性。在新时期要将当下的新发展理念和卓炯的经济学说相结合构筑新的经济学理论框架。
“中国的改革开放实践与卓炯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理论是一脉相承的。”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华南农业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罗必良代表广东经济学会对首届卓炯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他指出,广东经济学界要传承发扬卓炯的精神,要有勇气承担起推动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经济学理论进一步创新的使命。
▉部分学者精彩发言集萃
董小麟(广东经济学会顾问,原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原校长):卓老是我们广东学者在理论创新上跋山涉水的前辈,卓老的精神让我们更好地重建理论先行的雄风。
李江帆(广东经济学会顾问,中山大学教授):要学习卓炯在理论上的眼界卓识,要学习卓炯坚持真理,不屈服于权威、权势,要学习卓炯在日常交往中热情、关怀的高风亮节。
郑炎潮(广州市社科院研究员):我们广东人应该传承和发扬卓炯精神,营造广东的思想市场。
黄灼明(广东经济学会顾问,广东省委党校教授):卓炯对理论经济学创新做出了历史性的重大贡献,突破了传统的理论经济学的框架。
黄铁苗(广东经济学会顾问,广东省委党校教授):今天的会议不仅是对卓炯精神的感情抒发,更重要的是对我们民族,对我们广东未来发展的一种负责的精神。
李金亮(广东经济学会学术委员,暨南大学教授): 卓炯先生在他的学术探讨和学术演进道路上,目标是很明细的,步伐也很坚定。这种理论的坚定性在我看来来源于他高度的理论自信。
刘金山(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副院长): 我们要让80后、90后、95后、00后,来了解、理解、认识,并且来提升卓炯的经济思想。这是一个很重要的使命和任务
陈池 (广东经济学会顾问,省农信社原党委副书记):卓老对社会主义如何发展商品经济尤其是市场经济进行了开创性的论述。
李小明(广东经济学会第一任秘书):卓老给我的印象是一个长者,同时也是一个学者,又是一个智者。他之所以成为榜样,不是因为他是榜样,是他做的学问值得大家尊重。
万陆(南方经济杂志副主编):我感觉到卓老之所以提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是因为这个时代发生了变化,那么理论就跟上了变化。
【记者】王彪
【校对】